自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靈山縣持續開展領導干部政績觀偏差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強化正確政績觀教育,探索實施容錯糾錯事項備案機制,引導黨員干部用實干踐行為民宗旨,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動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勇立潮頭、擔當作為。
“有了這個容錯糾錯事項備案機制,宿舍樓項目馬上就能受理結算評審,了卻我們企業的一樁煩心事!”7月11日,站在靈山縣職業技術學校宿舍樓前,項目承建單位項目部工作人員尹媛高興地說。
靈山縣職業技術學校宿舍樓項目于2023年完工,因缺失關鍵材料一直無法進行竣工結算評審,項目建設陷入兩難。直到今年5月23日,事情迎來了轉機,靈山縣容錯糾錯工作聯席會議同意縣財政局受理接審該項目的竣工結算并進行容錯糾錯事項備案。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縣委常委會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論述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研討的重要內容,帶動發改、財政、教育、水利、交通等職能部門深刻認識‘新官不理舊賬’‘歷史遺留問題久拖不決’等問題的嚴重后果,進一步樹牢‘為民造福是最重要政績’的觀念,排查出縣域內100多個工程項目因缺失前期資料而導致竣工結算評審長期停滯,引發部分施工企業資金鏈緊張、農民工欠薪維權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政績觀偏差問題。”靈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賴華平說道。
面對工程項目前期資料沒有辦法補充完善、竣工結算評審不可能一直拖著不辦等多重困境,靈山縣以“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的鮮明態度,先后兩次召開容錯糾錯聯席會議,決定同意將靈山縣職業技術學校宿舍樓、靈山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南側護坡工程等22個工程項目進行容錯糾錯事項備案和結算評審。
為保障評審工作順利、高效推進,靈山縣財政局還專門為該結算項目配置評審團隊,指定評審經驗豐富的副主任牽頭并全面負責此項工作,選派業務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資深評審員擔任項目主審,以保障評審工作的科學性、專業性和高效性。目前,已有5個工程項目通過評審初審,其他項目也在陸續報送材料,今年有望完成22個工程項目的竣工結算評審。
靈山縣財政局投資評審中心負責人周昌治深有感觸地說:“這一機制推動了容錯糾錯從‘事后認定’向‘事前備案’轉變,不僅解決了企業面臨的困境,更激發了我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
容錯糾錯,容的是干部的擔當,糾的是發展的偏差。如今,靈山縣正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組織力量對排查發現的100多個工程項目進行梳理解決,努力回答好“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的時代答卷,推動從“解剖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轉變,讓靈山這片土地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