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正利奧林匹亞”輪停靠在欽州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邊,914件長安汽車零配件被吊機緩緩放入貨艙,啟程前往泰國。1公里外的遠程操控室,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操作部岸橋操作員蔣成惠正輕握控制手柄,通過屏幕,精準操控著數十噸重的集裝箱。
作為新通道的核心出海口,欽州港強化口岸物流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服務通道優勢和口岸發展能級持續提升,讓更多“重慶造”“西部造”經欽州港走向世界,推動更多“絲路優品”引入內陸。1—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市經欽州港口岸進出口1323.7億元,同比增長23.6%。
智慧口岸暢通出海通道
作為全國首個海鐵聯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海鐵聯運集裝箱單次轉運時間由3小時縮短至1.5小時,來自四川、重慶等腹地的貨物集裝箱在這里實現“下車即上船、下船即上車”的無縫銜接。
“以前工人需要在戶外高溫下作業,現在通過自動化設備遠程操控就能完成上萬噸貨物的精準裝卸。”蔣成惠說。
在后臺,智慧灣系統正悄然重塑通關流程,海關、碼頭、企業通過手機實時跟進貨物卸船、查驗進度,系統自動推送操作提醒,徹底告別“人力監控”。
這一現象的背后,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三年來的系統性改革成果。便捷的海鐵聯運運輸模式形成強大的貨源“磁吸效應”——重慶、云南、四川等地貨源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向欽州港口岸集結。
口岸外貿規模的快速擴大帶來了日益增長的快速通關需求。其中,南寧海關所屬欽州港海關深化“如我通關”實踐,持續落實“一張表、一個屏、一起干”的“三個一”工作方法,制定“促進企業通關便利”措施十六條,支持口岸“內外貿同船運輸”“多式聯運”“直通船”等政策措施落地,保障長安汽車、比亞迪儲能柜等貨物順利發運;升級卡口功能、優化物流路線,實現物流錯時、錯位、錯峰運輸,保障華誼大型EVA設備順利進口;以“智慧灣”系統為抓手,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模式,動態分析通關時效,精準打通貨物通關難堵點問題,實現口岸“硬聯通”+“軟聯通”協同推進。
欽州港海關物流監控一科科長李義春介紹:“我們聯合重慶海關出臺《渝桂海關出口轉關監管模式優化方案》,依托數字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一碼通’應用開發海關監管模塊,推動從重慶啟運的貨物以鐵路運輸方式轉關至欽州港出口實現全流程監控和監管聯動,7月開始試運行,平均每票可為西部陸海新通道轉關貨物節約現場查驗時間2小時。此外,針對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量增長態勢,我們系統梳理‘通關一體化’‘批量轉關’申報模式適用場景,通過‘一對一’服務為企業制定物流方案,便利貨物順暢流轉。”
港產融合賦能外貿增量
10月9日,1.2萬噸航空煤油在海關關員高效驗放后,通過管道注入“長公主”輪油艙,啟程駛往越南胡志明。
“近年來,公司出口業務不斷增長,降本增效和開拓市場也成為我們最關注的問題。海關從原材料進口到產品加工進出口全流程開展一對一指導,貨物通關更快,物流成本更低,同時海關‘預約通關’模式保證了貨物交付時效,也讓我們更有信心開拓國外市場。”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西石化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鐘秉桓表示。據統計,今年1—9月,經欽州港口岸出口成品油59.4億元,同比增長24.4%。
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日益完善,以欽州石化產業園為主體的臨港產業快速發展,中石油、華誼、中偉等大型企業相繼落戶,是西南地區首個千億元專業化工園區。
化工、新材料產業進出口大多涉及危險品,海關部門聚焦危化品出口環節復雜、成本高昂及安全隱患等問題,在守好安全底線前提下積極推動危險品便利通關、無感通關,打造面向東盟的危化品跨境運輸立體通道,大幅提升臨港化工企業在東盟市場的競爭力。
“我們針對欽州危險品生產企業點多線長的情況,建立重點危險品企業、高風險商品及其包裝動態管理臺賬,積極推進出口危險化學品‘批次檢驗’改革試點,采用‘批次檢驗’模式放行,只要首次申報批次檢驗合格,后續對同一生產批的出口貨物可實現申報、放行1個工作日內完成,平均檢驗周期至少縮短2個工作日,貨物放行時間壓減80%以上,有效降低企業綜合成本,疊加‘5+2’全天候預約查驗通關服務,保障貨物在口岸高效通關,全力幫助企業降成本、提效益。”欽州港海關查驗二科副科長余玉玲介紹。
據欽州港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經欽州港口岸進出口1772.5億元,同比增長19.2%。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正形成“通關便利—產業聚集—市場拓展”的良性循環。
下一步,欽州港海關將牢牢把握欽州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前沿陣地的區位優勢,堅持以更優監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嚴打私為重點,堅定不移抓基層、打基礎、守底線、創佳績,急企業、群眾之所急,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