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智慧灣”系統功能應用推介會在我市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1月—2月,欽州港口岸進出口貨物吞吐量1135.1萬噸,同比增長12.6%,外貿集裝箱標箱15.4萬標箱,同比增長18.97%。
今年以來,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核心樞紐港,欽州港口岸正借助“智慧灣”系統積極推動智慧口岸建設工作,創新推廣“智慧電訊”錨地順勢檢疫模式,為相關船舶節約通關時間11至16小時;建成“智慧煤炭”應用場景,據測算每年可幫助企業節省船舶滯期費等成本約2500萬元。
據了解,在自治區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北部灣港務集團與欽州港海關依托廣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完成“智慧灣”系統擴展功能建設,于2024年9月正式上線運行。“智慧灣”系統擴展功能以整合貨物通關全程物流鏈為核心,針對船舶靠港、裝卸、入堆、報關單申報、查驗、貨主提離等主要環節設置作業節點38個,通過“一張表”可視化展示口岸通關時效、作業時長、裝卸效率等關鍵指標;系統對口岸主要物流作業節點設定超期預警閾值,自動預警并統計各環節耗時,“一個屏”實時了解貨物通關進度;依托“智慧灣”系統成立的聯合指揮中心,推動各方厘清了職責邊界,將港口物流作業時效數據納入系統,打破了數據信息壁壘,實現口岸通關堵點難點問題“一起干”。“通過構建‘一張表、一個屏、一起干’的智慧協同機制,口岸物流作業實現了流程可視化、預警數智化、處置透明化和協同高效化,物流效率明顯提升。”欽州港海關物流監控科科長李義春介紹,以今年2月份為例,從船舶靠泊到提貨預約的平均時間下降了25%,有效破解了口岸通關效率難題。
市商務局副局長尤強表示,“智慧灣”擴展功能有效強化了口岸物流作業各參與方的聯系配合,通過聯合海關、碼頭業主對系統進行評估分析,調閱相關數據,目前口岸貨物物流效率、船舶作業效率、口岸聯檢部門查驗效率均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