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號
瞄準今天(31日)23時44分發射
我們將向著無垠宇宙再邁出一步
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奧秘
而今天
也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
逝世16周年紀念日
讓我們懷著崇高敬意
再次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緬懷錢老
↓↓↓
1
百般阻撓
也無法阻擋他回國的腳步
錢學森身上
有無數璀璨的標簽
但提起他
許多人最難忘的
卻是那一段艱難的回國之路
1935年,錢學森赴美留學
十年后,他成為了世界一流的火箭專家
留學期間的錢學森
時刻關注著祖國的發展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消息傳來
遠在美國的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
那就是——
祖國需要我,我要回家!
為了回國
他先后辭去在美國的一切職務
然而聯邦調查局卻以
涉及美國機密文件
為由扣押了他的行李
后來的調查顯示
那些被沒收查扣的文件不
過是私人書籍、筆記和數學對數表

39歲時,錢學森
被美國司法部移民歸化局非法拘留
被保釋出獄后錢學森開始
長達5年的軟禁生涯
美國海軍部副部長丹尼爾·金貝爾甚至說
“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我寧可把這個家伙槍斃了
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
科學無國界
但科學家有祖國
面對質詢
錢學森依然擲地有聲地回答:
“我必將效忠中國人民!”

后來,錢學森用香煙紙
輾轉向祖國發出求助信
在祖國的交涉下,他才得以脫身
踏上歸國之路

那一天
美國洛杉磯時報的標題是:
火箭科學家今日返回中國
2
一腔熱血
只為報國
“我終于回到了日夜思念著的祖國
今后要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為祖國的建設事業服務”

1955年剛剛回國的錢學森
安頓好不久就趕往東北考察
陳賡大將問他:
“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
當時的錢學森正憋著一肚子氣
斬釘截鐵地回答:
“怎么不行?
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
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

錢學森在發射現場指導
1956年10月
錢學森回國一周年
他受命組建了
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1960年
中國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導彈
“東風1號”發射成功!
1966年10月
55歲的錢學森作為試驗總技術負責人
親眼見證了兩彈結合試驗的成功
從此,中國的核導彈
終于具備了威懾與實戰能力

錢學森的毅然回國
將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研發
至少向前推進20年!
在贊譽面前,他說
“成績歸于黨,歸于集體”
他還曾表示
“人民說我為國家、民族做了點事
就是最高獎賞!”
3
關愛后輩成長
晚年依然牽掛航天事業
除了做出杰出貢獻
錢老也十分關心后輩成長
他的精神更是鼓舞著許多年輕人
去攀登科學的更高峰
錢永剛回憶父親錢學森
曾將獲得的中國科學院獎金
捐給了剛剛興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支持家境困難的同學
學校用這筆捐款
買了一百多把計算尺

中國科技大學給錢學森的感謝信
而當初拿到計算尺的同學
很多人后來都成了我們國家
最前沿領域的科學家
晚年的錢學森依然牽掛中國航天事業
在他心中,把中國人送上太空
也是自己三十年砥礪奮進的所愿所盼

2003年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楊利偉成為第一位造訪太空的中國人
回到北京后他專程到錢學森家中報到
從此直到2009年10月31日
98歲高齡的錢老逝世
每位從太空凱旋的中國航天員
都會來到錢學森家中
向這位中國航天奠基人報告好消息!

未來
中國航天人
還會用更多成就
告慰錢老
當年播下的種子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
從“東風”呼嘯到“北斗”組網
……
現今已碩果累累
您凝望過的星空
我們正在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