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水果是當代人的健康共識,不僅能補充水分、維生素C及花青素等營養素,還能預防慢性代謝性疾病。
一項研究發現,多吃蘋果和香蕉能幫助控制血壓水平。

這項由我國學者完成的研究(使用美國NHANES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高血壓患者中常吃(每周吃3~6次)香蕉或蘋果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24%~40%;而當患者對兩種水果攝入頻率都較高(每周吃3~6次)時,全因死亡率下降了43%。同時,該研究還發現,常吃其他水果,如梨、菠蘿或葡萄,與高血壓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沒有顯著關聯。
看到這里,相信一定有人會有一些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偏偏是蘋果和香蕉與降低高血壓患者全因死亡率有關,其他水果行不行?
為什么蘋果和香蕉
有助于調節血壓?
一、香蕉
香蕉對血壓的調節,主要和其中豐富的鉀有關。香蕉的鉀含量達256毫克/100克,是葡萄(127毫克/100克)、菠蘿(113毫克/100克)的兩倍多,是雪花梨(85毫克/100克)的3倍。充足的鉀元素不僅能促進人體對鈉的排出,降低因高鈉引起的血壓上升;同時還能幫助舒張血管、增加氮氧化物生成,通過減少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而降低血壓。

圖源:視覺中國
二、蘋果
蘋果中較為豐富的黃烷醇也能起到良好的降低血壓(尤其是舒張壓)效果。其果皮中黃烷醇的含量為543.9~1227.9毫克/千克鮮重之間,果肉中黃烷醇的含量則為78.2~472.9毫克/千克鮮重。

圖源:視覺中國
同時,黃烷醇還能降低血液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水平,因此對心血管健康相當有益。
由此可見,蘋果和香蕉能幫助降壓絕非浪得虛名,而是各懷神功。
想降壓只能吃蘋果、香蕉嗎?
其他水果行不行?
如果不喜歡吃蘋果和香蕉,有沒有其他水果能起到降壓的作用呢?
當然有。漿果也含有相當豐富的黃烷醇,常吃、多吃漿果同樣可以起到較好的降壓效果。像黑莓中黃烷醇含量可以達到13毫克到19毫克/100克。

圖源:視覺中國
除了黃烷醇,漿果中普遍含有多種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如花青素、原花青素、白藜蘆醇等,均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效果,能幫助減少自由基對血管細胞造成的損害,對調節血壓亦有幫助。
除了多吃這些,想要控制血壓,還需做到控鹽、控油、增加各類植物化學物質攝入量等。
關于高血壓
還有這些誤區要注意
一、喝酒降血壓?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主任醫師程文立表示,飲酒如果超過二兩,會對我們的血壓產生很大影響。飲酒時的血壓是下降的,但如果在晚上飲酒,第二天早晨會出現血壓反射性升高,血壓過多過大、忽高忽低的波動也會帶來腦血管方面的風險。
二、高血壓藥與柚子同吃?
硝苯地平類、非洛地平類、氨氯地平類的藥物,主要是通過CYP3A4(一種代謝酶)通路代謝,而柚子也是通路代謝,因此吃柚子后會增強降壓藥物的降壓作用,相當于無形中增加了藥物劑量。

圖源:科普中國
三、用芹菜汁、三七粉替代高血壓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院長蔡軍表示,現在市面上銷售的規范藥物經過了嚴謹的臨床試驗,對肝臟和腎臟的影響很小,副作用非常輕微。很多人會通過民間的一些土方法,如喝芹菜汁、三七粉治高血壓,但數據顯示,作用并不大。
預防疾病的關鍵還是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如果出現了“三高”最重要的是要遵醫囑改變不良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