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養了9組蠔排,有3組被臺風吹散了!”臺風“麥德姆”過境后,茅尾海海域漂浮著大量破碎的白色泡沫,養殖竹排重疊到一起,膠絲繩斷裂,蠔串散落。而在另一邊,一排排規整的浮漂框架穩穩地在海面,懸掛的蠔串排列整齊、完好無損,與周邊受損的傳統蠔排形成了鮮明對比。

穩固整齊的新型蠔排。陳昌陽 攝
“在此次臺風中,龍門群島淺海灘涂養殖區的196組新型蠔排未出現任何損壞情況!”日前,廣西欽州眾匯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文芬巡檢完蠔排后高興地說道,“和傳統蠔排比起來,新型蠔排壽命更長、更環保,抗風險能力也更強。這次臺風威力不小,但是新型蠔排還是扛住了風浪的破壞!”
欽南區始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強化科技引領,積極推動大蠔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先后組織人員赴其他沿海地區考察學習,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采用具備抗腐蝕、抗老化特性的HDPE管材為新型蠔排主要材料,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能大大降低日常養護和運作成本。其配備的新型抗風浪浮筏,可抵御11級—12級強臺風,顯著提升了養殖設施的穩定性。
“現在還有許多養殖戶采用‘泡沫+膠絲繩+木材’的簡易組合方式搭建蠔排,這種傳統模式在日常風浪中尚能維持,但面對來勢洶洶的強臺風時,抗風險能力明顯不足?!睔J南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符兆建介紹。
下一步,欽南區將立足“中國大蠔之鄉”的資源稟賦與環境優勢,通過實施大蠔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在龍門港鎮建設千畝大蠔標準化養殖基地,加快推進海上養殖轉型升級,營造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