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浦北縣金浦中學校園內愛心匯聚、暖流涌動。在全縣“黨委領導、政府組織、部門協同、社會參與、法治保障”的無償獻血工作機制引領下,一場以“青春碧血擎康祉,孝愛初心礪錦華”為主題的團體志愿無償獻血活動,在該校陽光廣場溫情啟動。

成人的勛章:熱血鑄就十八歲的榮光
當天上午8時,金秋的暖陽灑滿校園,一輛采血車悄然定格在陽光廣場的懷抱中。粉色的車身上,那句“獻血救人,助人益己”的承諾,被一顆顆躍動的紅心簇擁著,成了校園里最受矚目的焦點。在學校的精心動員組織與老師們的耐心引導下,學生們陸續來到現場。他們沒有喧嘩,沒有追逐,只是欣然地排起長隊,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一絲莊重。從溫情的關懷咨詢、信息登記填表、血壓測量體檢、血液快速初篩等,到最終踏上采血車和溫馨的休息補給服務等,整個流程環環相扣,井然有序。

“同學,別緊張,先量下血壓。”“放松,握緊這個球。”……采血醫護人員專業而柔和的話語,安撫著學生們稍顯緊張的情緒。采血椅上,一幕幕動人的場景正在上演:有面容堅毅的男生緊閉雙眼,隨即又坦然微笑;有看似文靜的女生雖眉頭微蹙,卻始終未有半分退縮……每一袋血液的采集完成,伴隨而來的不是疲憊,而是一張張清澈的臉龐上流露出的滿足與自豪。這汩汩流動的熱血,正是對學校“自信、陽光、孝愛”校訓精神最生動的寫照。

活動現場,眾多年滿18周歲的學生將無償獻血視為一份最具意義的“成人禮”。學生陳家彬說:“用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這是我成人之年最光榮的責任,也是青春奉獻社會的價值體現。” 這番樸實無華卻充滿力量的話語,道出了眾多同齡學子的心聲。在他們看來,一張鮮紅的獻血證,就是奉獻給社會的第一份“青春宣言”。
師者的擔當:率先垂范是最有力的動員
在此次愛心活動中,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們并未置身事外,而是全程參與,以身立教。他們不僅是活動的推動者、宣傳者、組織者、保障者,更是挽起衣袖的踐行者。
校長蘇廣銘在現場,細致查看每一個環節,問候獻血師生,并親自上陣,帶頭獻血。“我們始終堅持將獻血科普與相關政策教育納入學校的健康教育體系。倡導全體教職工‘以身立教、立德樹人’,更重要的是,要引導我們的學生在具體的公益實踐與奉獻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蘇廣銘告訴記者,“通過這樣的實踐課程,才能讓奉獻精神成為學生成長的精神底色,讓公益意識成為全面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領導的率先垂范,化作無聲卻最有力的動員令。副校長莫利明:“校長都帶頭了,我們更不能落后。用實際行動帶著學生們一起做公益,這比在課堂上講十遍奉獻精神都更有說服力。” 這種“我與你同在”的陪伴感,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們的熱情和參與無償獻血的堅定意志。
文明的碩果:德育沃土滋養奉獻之花
據統計,本次活動共有208名師生成功獻血,總獻血量達46000毫升。一袋袋熱血承載起生命的希望,一顆顆愛心匯聚成青春的贊歌,師生們以青春熱血守護生命健康,以孝愛善舉礪煉人生品格,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奉獻中綻放光芒。

“青春碧血擎康祉,孝愛初心礪錦華”,這副對聯恰是金浦中學此次團體無償獻血活動的集中縮影,絕非一時偶然的熱忱。它是學校長期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構建“三全育人”工作體系的必然產物,是校園精神文明園地中悄然結出的飽滿果實,更是浦北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使之深深浸潤青年心靈、化為青春自覺行動的生動詮釋。

無償獻血,拯救生命;涓滴熱血,匯聚大愛。這項事業崇高而艱巨,貴在持之以恒、善作善成。金浦中學的師生以熱血織就守望相助的愛心紐帶,以行動詮釋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時代精神。他們不僅為浦北縣教育系統乃至社會各界樹立了可見的榜樣,更在全社會范圍內傳遞出愛心接續、無私奉獻的強大正能量。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服務模式、加強宣傳引導、凝聚社會力量,大力弘揚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人道主義精神,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推動無償獻血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浦北力量!”浦北縣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賴世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