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蓄能起勢、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生態環境煥然一新……秋風送爽,丹桂飄香。行走在欽州各縣區,目之所及,盡是一幅幅蓬勃發展的美麗畫卷。這一系列喜人變化,正是“十四五”時期我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我市繼續實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突破行動,縣域經濟總體平穩、提質向好,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顯現:1—9月,縣域規上工業產值增長6.5%,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1家、達到431家,縣域新開工自治區重大項目15個、竣工投產19個,新簽約項目85個、總投資214億元……這份由汗水與智慧書寫的“答卷”凝聚成我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足跡。

浦北縣石祖禪茶園依托廣西最大連片古茶樹群,通過“基地+公司+合作社”模式,輻射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創業,讓山水的饋贈變成了百姓的幸福答卷。 融媒體記者 敖帥昌 攝
產業集聚提速,特色工業規模壯大
經濟發展是硬道理,項目建設是硬支撐。今年以來,我市持續聚焦縣域工業“1+1”發展布局,加大項目招商和建設,突出做好產業增量,擴大產業集聚效應。1—9月,縣域工業“1+1”實現產值145.2億元、占縣域工業比重38.5%,新增規上企業13家。
在靈山縣廣西廣皓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自動化設備按軟件系統指令自行完成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生產、搬運、包裝,無需人工操作;在浦北縣的廣西富產新材料公司,傳送帶上每4秒就有一張熱壓成型的FOSB刨花板下線,90分鐘可完成全自動化生產;
在欽南區廣西滄龍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進行水下機器人測試;欽北區廣西致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5萬噸電池級硫酸及高端硫化工生產項目(一期),已開始為園區企業提供硫酸和蒸汽服務,形成原料采購、生產、銷售的良好經濟循環……
今年以來,靈山縣圍繞玩具輕紡、電子信息特色產業持續攻堅,出臺了相關工作方案與人才支撐措施。玩具輕紡龍頭項目招商實現新突破,1—9月實現規上產值7.29億元;電子信息產業1—9月實現規上產值13.87億元、增長27.14%;浦北縣圍繞木材家居、食品藥品產業升級提質,木材家居產業新增龍頭項目投產上規,規上企業達到47家,實現產值29.37億元、增長8.15%;食品藥品產業新開工2個項目,新引進3個項目、總投資5.35億元,產值11.2億元。
欽南區加大新材料產業龍頭項目招商與建設以完善產業鏈。60萬噸碳基新材料項目開工,60萬噸鋯鈦稀有金屬加工項目投產,新簽約2個項目,新增3家上規企業,上規企業達37家,產值18.2億元;欽北區則對精細化工及關聯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以完善產業生態。高端醫藥精細化工產業入選自治區培育名單,2個化工新材料項目建成投產,2個重點項目開工,規上企業達23家,實現產值23.2億元,8家企業預計年內上規。
農旅融合提質,城鄉發展協同共進
今年以來,我市縣域農業品牌化集群化發展與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并駕齊驅,發展勢頭如虹:農業產業化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同步推進,形成了“以產興城、以城促產”良性循環。全市累計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等資金11.36億元,支持縣域產業升級與基礎設施補短板。
在縣域農業品牌化集群化發展方面,1—9月我市新增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1個,自治區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自治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個。其間,各縣區立足各自優勢持續打造農業品牌,其中,靈山縣依托百菲乳業等龍頭企業,打造全國首個數字化奶水牛基地,“廣西靈山荔枝文化系統”入選廣西第一批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名錄;浦北縣形成以陳皮產業為龍頭的“1+N”產業矩陣,率先引入“陳皮+人工智能”,建設首個陳皮智能公共倉,大紅柑種植達到19萬畝,2025年,鮮果產量超20萬噸,陳皮產業產值預計突破80億元;欽南區獲批建設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大蠔養殖面積達12.8萬畝;欽北區積極培育淡水珍珠養殖產業發展,淡水珍珠養殖2550畝。
在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上,建成靈山縣城區污水處理廠增容擴建、欽北區城鎮供水、福旺鎮級污水處理廠擴建等縣域城鎮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棚戶區改造項目已基本建成631套,農村危房改造開工473戶、竣工305戶,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為100%。縣域基本公共服務進一步完善,建成縣域醫學影像共享中心,鄉鎮患者候診時間縮短50%,欽南區沙埠小學擴建、欽北區康橋小學等項目交付使用,新增學位7410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學生比例達97.8%。
創新驅動發展,縣域活力不斷釋放
創新引領,各縣區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為縣域經濟注入強勁內生動力。在機制創新方面,靈山縣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天山電子新型顯示技術成功入選自治區中試平臺建設項目儲備庫,園豐牧業榮獲廣西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創新梯隊建設成效顯著。
在發展模式創新方面,浦北縣積極探索“園區+庭院+車間”發展模式,深入開展“聚百家企業·創千個車間·聯萬戶家庭”產業振興行動,2025年以來新增鎮村衛星車間(加工點)382家、累計達975家,有效吸納就業2.6萬人,實現“家門口”就業與產業振興雙贏。
在區域協同創新方面,欽南區與深圳市南山區積極探索合作共建“飛地園區”發展模式,成功簽約引進總投資1億元的高端醫療器械項目,開創了跨區域產業協作新路徑。
在要素保障創新方面,欽北區制定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指南,大力推進園區存量土地和待租標準廠房盤活利用,榮獲“2025中國投資吸引力城區”稱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欽州將乘勢而上,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欽州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