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渠通了,我們的灌溉問題終于解決了!”金秋時節,浦北縣張黃鎮新橋村委明地嶺村的村民們站在新修的水渠旁,臉上洋溢著豐收在望的喜悅。這條水渠的暢通,讓30多畝撂荒很久的耕地重獲生機。
此前,浦北縣委巡察組在對張黃鎮新橋村開展常規巡察時,發現位于張黃高速收費站入口旁的明地嶺村大片耕地雜草叢生,幾乎看不出原來的樣子。“現在耕地資源這么寶貴,尤其是連片耕地,怎么會撂荒呢?”帶著這一疑問,巡察組進村入戶走訪群眾,了解相關情況。
“渣土把水渠堵死損壞了,耕地最深的地方淤泥有一米多,根本沒法排水耕種。”村民們紛紛向巡察組訴苦。原來,之前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時,在新橋村溝田排村設置渣土堆積場,項目完工后未及時清理恢復,導致長期雨水沖刷渣土涌入明地嶺村的灌溉水渠,造成水渠嚴重堵塞。
民心所望,巡察所向。巡察組隨即將該問題作為重點事項專題反饋給張黃鎮黨委,并上報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專項整改督辦臺賬,安排專人跟蹤督辦。
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縣委巡察機構主動作為,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研究解決方案。盡管受客觀條件限制,整改一度遇到困難,但巡察機構始終持續跟進、堅定推動。最終通過多方協調,組織縣農業農村局、張黃鎮政府等單位現場辦公,成功爭取到27萬元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建設一條全長695米的三面光水渠。
為確保項目高效推進,縣委巡察機構充分發揮“巡紀聯動”機制作用,聯合縣紀委監委監督力量,多次深入施工現場,對工程進度、建設質量等關鍵環節開展全過程、嵌入式監督,為項目順利落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目前,該項目明地嶺村段的265米水渠已全面建設完成,恢復灌溉水田30多畝。預計今年9月底全線695米貫通后,將有效解決225畝農田的灌溉難題,惠及群眾100戶500余人。
浦北縣委巡察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通過構建“發現—反饋—督辦—回訪”閉環機制,推動一個個“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近年來,巡察機構針對發現問題,共向有關部門發出整改建議18份,推動建立健全制度機制11項,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30多個,以實實在在的監督成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