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靈山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對荔枝園實行數字化管理,由空中智慧管家開出給“荔”處方,通過應用無人機噴藥灑水和 AI 巡防技術,護航荔枝產業發展路。
立夏以來,靈山縣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區的龍武產區里,無人機飛行穿梭,忙著對荔枝果樹信息進行收集回傳,并根據數字化信息精準識別執行噴藥、施肥等管護作業,科技感十足!
靈山荔枝龍武產區是靈山縣最早采用荔枝無人機飛巡管理的果園。以前,場管員需要花費2天時間才能走遍整個果園,而且采集到的素材非常有限。“現在,我們通過接入桂鳥飛巡系統,只需要30分鐘,就可以完成130畝荔枝果園信息的全面采集。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全面性與準確度也是人工無法達到的。”廣西靈山千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璜介紹。
無人機化身“空中管家”,土壤水分儀、氣象儀、蟲情測報燈、智能孢子儀等智能設備,對果園環境數據實時監控并自動上傳至云端服務器,水肥一體化智能控制系統將營養精準送達每一條根系,轉光膜大棚里的光譜傳感器,果園管理由田間勞作向云端操作轉變,推動荔枝種植的遠程智能澆灌,形成“地塊—監測—研判—處理”的生產管理閉環,為荔枝的健康生長、高產和綠色品質提供全方位保障。
“目前,我們整個縣的荔枝生產,尤其是早熟品種三月紅,均已進入著色階段,中熟品種桂早荔和白糖罌等也已進入果實的膨大期。當下最重要的就是保果。”長年堅守在靈山荔枝品種園的靈山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員何松榆提到,由于采用光驅避蛀蒂蟲綠色防控技術,保果效果非常好,今年靈山荔枝的坐果率顯著提升。
無人機搭載AI視覺,能捕捉人眼忽略的早期病變;云計算平臺每秒鐘處理百萬條環境數據,為果園開出“數字處方”——病蟲害預警提前7天,施肥精準度提升90%。今年,靈山縣荔枝種植面積穩定保持在42萬畝以上,主要優質品種有香荔、桂味、無核荔、仙進奉等。靈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宗東表示:“目前,我們已全面應用光驅避防蟲技術,以及彌霧的探照技術、轉光膜大棚等先進技術,逐步構建起一個科學的種植的體系。同時,借助無人機的巡檢與數字化的監測系統,實現對荔枝生產全流程的可追溯管理。”
如今,科技賦能讓靈山荔枝有了“數字護照”,建立起生產全流程數據檔案,更有光驅避蛀蒂蟲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使荔枝園實現蟲果率為“零”的突破,目前推廣應用面積達2萬畝,標準化種植面積超30萬畝,預計將是又一個荔枝豐收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