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車輛穿梭忙碌、鋼板樁施打機隆隆作響、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施工……4月30日,位于欽州市欽北區大垌鎮的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以下簡稱環北廣西工程)C1標G34段施工現場,建設者正在按照時間節點,搶工期、趕進度,建設現場熱火朝天,節點工程有序推進。
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C1標G34段施工現場,鋼板樁施打機將一根根9米長的鋼板樁精確插入管槽基坑兩側。記者 馮源 攝
越天塹、跨江河、襟江帶湖……總投資278.39億元的環北廣西工程在加速建設中,這張供水范圍覆蓋南寧、欽州、北海、玉林等4市城區,8個縣城區及31個鄉鎮的水網正鋪展在廣西沃野之上。未來,汩汩清水將從這龐大的水網中科學調度,潤澤千家萬戶。
在C1標G34段施工現場,機器的隆隆聲不絕于耳。“把縫隙對好,注意安全!”鋼板樁第二班班組長夏國穩一邊扶著鋼板樁對齊孔位,一邊扯著嗓子提高音量提醒周圍的工友。“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我們要保證每天打下80至100米的鋼板樁。”夏國穩抹了一把臉上的汗后,又迅速回到了崗位。
工人扶著鋼板樁對齊孔位。記者 馮源 攝
環北廣西工程C1標項目負責人劉宗華介紹,C1標由欽州干線屯六水庫至大馬鞍水庫段和欽州城區支線組成。欽州干線設計引水流量每秒5立方米,年引水量0.51億立方米。目前,該標段累計完成隧洞洞挖1954米,完成率45%;完成管道安裝22.06公里,完成率55%;完成投資5.75億元,綜合完成率54%。項目建成后,將有力保障欽州市城區供水安全,為城市發展注入穩定的“水動力”。
從C1標的施工現場出發,來到環北廣西工程B3標施工現場,這里同樣是一片繁忙景象。靈新隧洞出口已開挖完成310米,記者跟隨環北廣西工程施工B3葛洲壩公司項目主管張建走進隧洞,鏟車、運渣車來往不停,沿著車轍往前行,手電筒照亮了工程掌子面,整個作業平臺映入眼簾。“每天我們都保持24小時循環作業,根據巖類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支護參數,確保施工安全。”張建說。
B3標的楊馬暗涵總長1299米,起點與灣楊隧洞出口相接,終點與浦北支線相接,是環北廣西工程北海干線的重要節點工程,預計年底完工。張建告訴記者,浦北支線DIP管道施工完成率已超過90%,計劃本月底全部施工完成。
出靈山縣城一路往東,只見高山出平湖,水色湛藍,靈東水庫坐落于此。
靈東泵站建設現場。何雪松 攝
在位于水庫大壩左岸上游4.4公里處的靈東泵站建設現場內,石料堆積如山,履帶吊嚴陣以待。環北廣西工程施工D1標項目生產副經理李云剛吹著哨子,揮舞著指揮旗,引導一輛輛工程車進場施工。
現場負責人吹著哨子,揮舞著指揮旗,引導一輛輛工程車進場施工。沈共億 攝
“靈東泵站圍堰填筑九六高程,土石方填筑完成4萬立方米,完成總量32萬立方米的12.5%,預計6月底合攏,靈東管線管道安裝進度已達98%。”李云剛介紹,泵站提水線路鋼管段已搶在汛期來臨之前實現全線貫通,較原計劃提前了半個月。
靈東水庫的水質安全是當地百姓關注的重點,如何在施工過程中保證工期與環保兼備?
“我們在河道施工過程中設置防泥幕來隔斷施工區域含沙水體與河道內水體的交換,從而減少泥沙回淤,保護河道生態環境。同時我們定期開展水質監測,確保水質安全。”李云剛說。
“工程建成后,與當地水源工程聯合調度,可為南寧、欽州、北海、玉林近1400萬人提供可靠供水水源,有效保障南寧市臨空經濟示范區等34個產業園區及重點企業用水需求,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等地的產業轉移提供用水條件。”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尹以廳介紹,工程可補償南流江、欽江等主要河流生態環境用水量7600萬立方米,退減北海等地下水開采量1.59億立方米,改善河湖和城鄉生態環境,有力保障區域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