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廣西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與此同時,受強降雨影響,洛清江支流西河4月20日甚至出現超警0.37米的洪水,為廣西今年首場超警洪水。
一邊是干旱,一邊是洪水,為什么會出現旱澇并存的現象,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廣西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祁麗燕介紹:
2024年11月以來,廣西平均降雨量110毫米,各地降雨量在60—300毫米之間,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七成,氣象干旱呈反復發展態勢。今年年初,氣象干旱開始發展,2—3月得益于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影響,廣西氣象干旱有所緩和。
但4月以來,降雨持續偏少,部分地區氣象干旱再度發展,據氣象部門監測顯示,4月21日河池南部、百色中西部、賀州西部、玉林南部及南寧和沿海地區,土壤墑情不足。
春末夏初是廣西強對流高發季節,強對流天氣的特點是降雨分布不均,會帶來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
預計4月底前,廣西有3次降雨和強對流天氣過程,但降雨分布不均,部分地區降雨量仍偏少,氣象干旱持續。
水利部針對廣西、陜西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受天氣因素影響,黃淮西部、西北東部、西南等地部分地區旱情持續或發展,分布在廣西、陜西、河南、云南、四川五省區。
4月21日,水利部針對廣西、陜西兩省區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赴廣西、陜西指導,全力抗旱保供保灌。
廣西超40萬人因干旱受災,已下撥1750萬元抗旱資金
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了解到,截至4月21日9時統計,南寧、柳州、桂林、梧州、防城港、欽州、貴港、賀州、河池、來賓、崇左等11市52個縣(區)出現干旱災害,累計造成廣西40.5萬人受災,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累計8.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1.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1億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于4月19日18時提級啟動旱災防御三級應急響應,4月20日派出工作組前往南寧、欽州、貴港、來賓、崇左等受旱市深入基層指導抗旱保人飲和灌溉供水安全;組織廣西水利部門科學調配水資源,深入開展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與管護攻堅行動,新增、恢復灌溉面積2.29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7.69萬畝。
廣西統籌部門、項目、資金、社會力量,積極調劑配備抗旱機具、設備物資,多措并舉廣辟抗旱水源,做好山塘溝邊河邊抽水、打井抽水灌溉。貴港市啟動抗旱井2574口,出動抽水設備21973臺(套);田東縣投入抽水設備539臺,累計提水灌溉搶移栽早稻1.01萬畝,玉米提水抗旱保苗1.40萬畝。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投入抗旱機具9.2萬臺(套),完成抗旱澆地166萬畝次。全區儲備救災備荒種子189萬公斤,確保及時調撥種子抗旱救災,滿足改種、補種等用種需求。
為應對本次干旱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各級部門累計投入各級資金8200多萬元支持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抗旱設施設備采購、打井灌溉、農田水渠修繕以及農業恢復生產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積極協調統籌水利、消防救援部門采取消防車送水、車載包裝飲用水等方式及時開展應急送水,消防應急送水3476噸。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已下撥1750萬元抗旱資金支持柳州、河池、百色等8市36個縣(區)做好局地干旱災害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