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馮源 通訊員 陸敏 攝制
“新華社與董宇輝合作共創的節目——《向新而行》廣西篇上線,節目里播出了欽州海鴨蛋的畫面,受到很多網友的關注,我們的電商銷售額得到了增長。”11月4日,欽州市欽北區皇馬工業園內,廣西海鴨子生態農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冀濤盯著后臺數據說。

工人正在挑選鴨蛋,身邊的流水線每小時能對近10萬枚鴨蛋進行真空包裝。記者 馮源 攝
與傳統手工作坊不同,該公司已構建從源頭到終端的全鏈路智能生產體系,核心生產環節實現95%以上機械化操作。從原料蛋入場開始,智能分揀系統10秒內完成蛋殼無損檢測、大小分級與品質篩選。包裹紅泥的鴨蛋經清洗后,在傳送帶上由機器臂抓取輸送至真空包裝機,實現高效、衛生標準化生產。
在生產車間旁特設的直播間內,主播正面對鏡頭,熟練地剝開一枚海鴨蛋。紅油順勢溢出、蛋黃酥沙的誘人模樣,通過鏡頭實時送到屏幕那頭的消費者眼前。“搭乘電商快車,公司打破了傳統的銷售壁壘,僅去年就銷售了1億枚海鴨蛋。”劉冀濤說。

主播面對鏡頭,向屏幕前的消費者介紹海鴨蛋。記者 馮源 攝
“2016年,考察國內市場后,我就認定欽州的海鴨蛋,一定能銷遍全國。”劉冀濤說。9年來,他與聯合創始人肖孟春一同投身海鴨蛋產業,將小作坊發展成智能工廠。這一路,既得益于欽州獨特的自然稟賦,也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主動謀劃和精準賦能。
“環境、溫度、泥料、鴨蛋的挑選等一系列因素都關乎海鴨蛋的品質。”肖孟春說,欽州咸淡水交匯的濕地中,豐富的魚蝦、蟹蠔、泥蚶等天然餌料,使得欽州海鴨產出的蛋體型更大、蛋黃飽滿、蛋殼堅厚、蛋清濃稠,蛋黃色澤深而無腥味,其硒元素更是普通鴨蛋的數倍。

工人正在打包海鴨蛋,準備發往全國各地。記者 馮源 攝
曾經,品牌建設滯后、市場認知度低等問題,制約著欽州海鴨蛋產業進一步發展。為破解這一瓶頸,去年,欽北區聯合多家企業、機構、單位成立海鴨蛋協會籌備委員會,構建“政府引導+高校賦能+企業主體+機構支撐”的全鏈條工作格局。
同時,欽州市還啟動《廣西非遺技藝產品欽州咸海鴨蛋》團體標準研制工作,明確以廣西非遺技藝產品欽州海鴨咸蛋制作工藝為核心技術支撐。歷經30批次120個產品檢測、多輪線上線下研討、10個部門意見征集及現場管辯審定,今年3月28日,該標準正式在全國標準化信息平臺發布并實施,不僅填補了欽州海鴨蛋特色產品標準化空白,還實現從原料養殖、加工工藝到質量安全的全鏈條標準化,讓海鴨蛋“有標可依、有質可溯”。

工人利用機器觀察海鴨蛋的表面是否出現裂痕。記者 馮源 攝
此外,欽州市商務局還通過名特優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積極推介欽州海鴨蛋,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今年8月,該局承辦了由新華社和董宇輝團隊在欽州拍攝的《向新而行》慢綜藝節目,以及開展了“與輝同行”直播帶貨欽州選品工作,海鴨蛋、欽果9號百香果入選。節目于10月24日—25日在新華社平臺播放,以董宇輝入駐欽州烏雷村民宿為主線,介紹了海鴨蛋、百香果、欽州大蠔等欽州名特優產品,并在11月4日的與輝同行直播上有效宣傳欽州海鴨蛋,拓寬欽州海鴨蛋銷售渠道。為進一步放大電商帶動效應,今年12月,該局將組織企業參加自治區商務廳舉辦的電商培訓活動,加大電商人才培育力度,促進海鴨蛋電商銷售。
“在政府的指導下,我們已完成相關標準的認定,為布局東南亞、歐美市場做好準備。”劉冀濤向記者介紹,“紅油是它的顏值,標準是它的底氣。”
“公司通過‘企業+農戶’的方式收購鴨蛋,帶動近千人就業。”肖孟春說。目前,該公司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生產全流程可視化監控與追溯。同時,引入AI算法優化生產排程,將原料損耗率控制在3%以下,生產效率較傳統工廠提升3倍以上,單日可處理原料蛋100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