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旅行,只為“讀取”一種感受。
電視劇《陣地》里,音樂家張曙在日機轟炸下犧牲——桂林山水瞬間蒙上悲壯底色。

▲電視劇《陣地》劇照
現實中的“劇情存檔點”,就在七星公園普陀山北麓、靈劍溪畔。
這里有一座靜默的“歷史路由器”——張曙墓,持續向每個來訪者發送1938年的“信息包”。

▲ 桂林七星公園張曙墓

▲ 郭沫若題寫“音樂家張曙父女之墓”的墓碑
打卡點一:張曙墓
為英雄獻一枝白菊,見證桂林抗戰時期音樂文化的歷史。
打卡點二:七星巖
在巖洞內聽導游講述“巖洞教育”往事,跟唱那首張曙當年在巖洞中教唱的《巖洞教育歌》,感受歌詞“洞外敵機在轟炸,洞內歌聲比它響”通過童聲在巖洞中的回響。
打卡點三:龍隱橋
在七星公園南門外的龍隱橋臨江棧道賞江邊美景,唱一曲張曙在桂林時留下的最后一首戰歌——《負傷戰士歌》,喚醒山水間的抗戰記憶。
這個國慶,把桂林的山水當播放器,讓張曙的旋律在新時代繼續回響。
十一長假,拒絕躺平,讓我們在戰歌里滿血復活!
鎖定CCTV-1黃金檔《陣地》,
更多桂林文化抗戰故事,持續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