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區域協調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并將“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五”規劃的重點建議之一,為地方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進一步認識區域協調發展對于國家整體發展以及地方突破發展的關鍵性作用,將優化區域經濟布局的具體作為融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實踐中。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決定了我們必須把“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從宏觀角度看,區域協調發展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當作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和實現途徑。確切地說,解決各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每個人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可以得到應有的滿足,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就是最為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作為從自主建港開始崛起于祖國南海之濱的欽州來說,對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帶來的各種問題和阻礙可謂深有體會。無論是本土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問題,還是置身于更大格局中與其他地方對比而出的各種問題,都是必須直面和解決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號角,我們要進一步領會其中深意,對標對表當前發展實際校正相關目標要求,明確自身定位,在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要求過程中,保持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
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促進區域聯動發展、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加強海洋開發利用保護……這些都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出的具體部署,每一項部署之下還有更為具體的任務。如“加大差異化政策支持力度,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等振興發展”“推進跨區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設,強化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堅持陸海統籌,提高經略海洋能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
在這些既相對普遍又富有針對性的目標任務上,欽州都能從中找到與自身發展緊密相連的結合點,并應該繼續積極探索從國家頂層設計到地方實踐的落實途徑,堅持實事求是、問題導向、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敢于實踐等原則,立足大局,著眼地方,科學規劃,磨礪實干的品質和能力,為更好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更大范圍內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作出應有的貢獻。
“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十五五”征程即將開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欽州要繼續緊抓時代機遇,學會在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上進行自己的思考與實踐,讓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在地方上落地落實,更加濃墨重彩地寫好中國式現代化欽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