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是在這樣的喜慶氛圍和閑適假日中,黨員干部就越要繃緊慎微之弦,守牢拒腐防變的防線
■ 學會如何風清氣正地過節、度假,是黨員干部的一門“必修課”
■ 防腐拒變絕不是靠黨員干部自己努力就行了,共同營造既要求廉潔也支持廉潔的崇廉拒腐、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尤為重要
國慶中秋又將“攜手”而至,雙重喜慶又有七日長假,禮尚往來氛圍濃厚,放松身心時間充足。不過,越是在這樣的喜慶氛圍和閑適假日中,黨員干部就越要繃緊慎微之弦,守牢拒腐防變的防線,讓節日這個重要“潔”點保持“清潔”,把廉政“風險點”過成清正“廉節”。
所謂“潔不潔,看過節”。對于習慣于你來我往交流情感的中國人來說,每逢佳節走親訪友、互贈禮品都是基本操作,但對于黨員干部來說,這些基本操作里可能隱藏“四風”問題,必須高度警惕。確切地說,學會如何風清氣正地過節、度假,是黨員干部的一門“必修課”。
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節假日,尤其是較為重要的節假日,既是觀察黨風政風的重要窗口,也是檢驗正風肅紀成效的“試金石”,每到此時,黨員干部尤要把保持廉潔的“安全閥”擰緊,把拒腐防變的“防洪堤”加固,警惕別有用心之人混在親朋好友之中,想方設法搞“偶遇”,鉆盡空子給“意思”,把節日當成跑關系、走后門、送紅包的機會,“各顯神通”地妄圖鑿穿廉潔底線。只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劃清公與私、禮與賄、人情與原則的界限,將拒腐防變的警示牌插到最顯眼處,提醒自己,也提醒蠢蠢欲動之人,底線永遠都在,紅線不可觸碰。
對于中國人來說,“人情”二字自然很重,但在黨員干部內心,必須有廉潔重于人情的意識。很多貪官在落馬后直言,自己是被“人情”擊倒的。這種擊倒當然不會是“一擊即倒”,而是受到“連擊”,對于想要“擊倒”他們的人來說,最好的“擊”會無疑就是各個大小節假日里的人情來往。直白點說,第一次礙于情面收受看起來“無傷大雅”的“人情”時,很可能便是被“連擊”的開始。因此,黨員干部必須有跳出“當局者”視角的智慧和勇氣,以“旁觀者”的身份提醒自己,警惕“異化人情”背后的連環陷阱,以免廉潔之堤遭蟻蝕、拒腐之網被劃破。
當然,拒腐防變絕不是靠黨員干部自己努力就行了,共同營造既要求廉潔也支持廉潔的崇廉拒腐、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尤為重要。各級黨組織要把廉潔教育納入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及反腐敗工作進行布局謀劃,管好班子、帶好隊伍,認真抓好節日期間的黨風廉政建設,在單位大力倡導廉潔之風,讓黨員干部拒腐有底氣,防變有方法。同時,這也不是黨員干部的“獨角戲”,還要把廉潔之風吹到他們家中,讓清朗黨風政風與純正家風匯合,風清氣正過“廉節”才能真正成為黨員干部的一份自覺、一種習慣,并成為整個社會的一個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