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們幫忙,這筆錢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要回來。”日前,在靈山縣綜治中心大廳,於先生將一面印著“專業調解化糾紛為民服務顯擔當”字樣的錦旗送到工作人員手中。這不僅是他對縣綜治中心幫其追回被拖欠錢款的由衷感謝,更是靈山縣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踐行“為民辦實事”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靈山縣堅持圍繞建設更高水平法治靈山、平安靈山目標,通過“打防結合、綜合治理、源頭化解、法治護航”的組合拳,實現社會治安形勢明顯好轉和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環境。
今年1月至9月,全縣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分別下降30.09%和21.4%,命案發案連續9個月保持“零發生”,社會面治安秩序持續穩固。此外,今年以來,全縣各級調解組織累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771件,調解成功2719件,成功率達98.12%。
平安家訪:下沉一線,暢通民意表達渠道
亮眼數據的背后,離不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靈山縣創新實施“平安家訪+專項治理”模式,推動各級干部主動下沉,將辦公桌“搬”到群眾家門口,在田埂上、院落里傾聽最原汁原味的民聲,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真正暢通民意表達的“最后一公里”。
7月15日,靈城街道六峰社區某路段的前屋住戶張某與后屋住戶段某因共用通道產生糾紛。張某早前建房時按要求預留一條共用通道,但段某認為共用通道是其私有財產,予以占用。社區多次走訪調解,但收效甚微。7月28日,縣總工會辦公室主任鄧翠琴到六峰社區開展平安家訪工作,了解情況后,聯合社區干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雙方互諒互讓,于當天就調解了這起糾紛,促使雙方握手言和。
今年以來,靈山縣各級“平安家訪”干部走村訪戶超過8000人次,化解矛盾糾紛2600余件,化解率達94%,辦結社情民意工單2200余件。
綜治中心:“一站式”解紛,實現“只進一扇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以來,靈山縣整合資源,于6月26日正式啟用集指揮、調度、服務于一體的縣級綜治中心,9月底全覆蓋完成19個鎮級綜治中心的全面提檔升級,標志著覆蓋全縣、功能完善的法治平安建設實體平臺網絡的進一步完善。
走進靈山縣綜治中心,大廳寬敞明亮,辦事流程清晰明了。刷身份證排隊取號、登記具體訴求,隨后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到對應專業窗口等待服務,全程用時不到5分鐘,高效便捷。
“中心統籌整合全縣政法各單位和信訪、人社等6個部門常駐,11個行業主管部門、4個群團組織輪駐,8個專業調解組織入駐,協同開展工作。”靈山縣綜治中心主任梁存輝介紹說,“這構成了‘一站式’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平臺,旨在徹底改變群眾解決糾紛‘多頭跑、反復跑’的局面,真正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10月16日上午,張某到靈山縣綜治中心反映,她被某玩具廠拖欠今年9月至10月的工資6400余元。
接到來訪投訴后,縣綜治中心立即聯合相關部門,組織玩具廠負責人和張某進行調解。玩具廠反映張某做的手工不合格,需要返工后才能結清工資,如不返工需承擔返工費2000元,但張某不同意返工也不同意承擔2000元返工費,雙方存在較大分歧。
當天下午,經過調解人員多輪耐心調解,玩具廠與張某達成一致意見,張某同意承擔1500元的返工費,玩具廠結清了她的工資。
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提升群眾安全感
靈山縣始終保持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嚴打態勢,全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得到強化。今年上半年,全縣交通亡人事故數及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0.97%和28.99%,實現3人以上較大事故“零發生”。
針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靈山縣重拳出擊。6月13日,縣反詐中心發現友誼路有人涉嫌盜竊手機卡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獲悉線索后,縣公安局立即對案件開展偵查工作,發現張某均等4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6月19日至7月12日,民警在靈山縣、欽州市欽南區等地將張某均等人抓獲。經查,2024年10月以來,張某均等人流竄區內多地,盜竊放置在電動自行車車兜內的手機的電話卡,與境外詐騙團伙勾結,利用盜取的電話卡組成簡易GOIP設備,將境外詐騙電話偽裝成迷惑性更強的國內號碼,再撥打詐騙電話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張某均等人共盜竊手機卡150多張,非法獲利3萬多元。
今年以來,靈山警方打掉“兩卡”犯罪團伙12個53人,全縣電詐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37.89%。
禁毒人民戰爭同樣戰果斐然。今年以來,全縣涉毒警情同比下降42.86%,吸毒人員參與“兩搶一盜”案件數同比下降37.5%。在緝毒打擊方面,破案、刑拘、查處、新發現、強戒等各項關鍵指標的絕對數均位居全市各縣區首位,全縣毒情形勢呈現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
法治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助企行穩致遠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今年6月,靈山縣人民檢察院通過精準履職,成功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廣西靈山縣宇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挽回重大損失,促成侵權方支付賠償款225萬元,以司法力量為地方法治化營商環境筑牢防護網。
宇峰公司深耕仙草系列食品領域多年,“宇峰及圖”注冊商標是企業核心知識產權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2024年5月至8月,鄭某雄等7人未經許可,購置原料分裝后冒用該商標,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假冒“宇峰白涼粉”,涉案銷售金額162.9萬余元,非法經營總額超171.7萬元,嚴重侵害企業權益、擾亂市場秩序。
案件辦理中,靈山縣檢察院圍繞“護企維權、化解矛盾”目標,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清晰固定侵權事實、涉案金額等關鍵證據,多次與7名被告人及家屬溝通,詳細釋明假冒注冊商標罪的法律后果,以及主動賠償對案件處理的影響,打消其僥幸心理。同時向宇峰公司反饋被告人賠償態度與方案。靈山縣檢察院圍繞賠償金額、支付期限等進行雙向磋商,兼顧雙方訴求,最終促使雙方達成賠償共識。7名被告人共同支付賠償款225萬元,宇峰公司出具書面諒解書。此案的辦理,既依法懲治了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又最大限度為企業挽回損失,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靈山縣扎實開展涉企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健全經營主體反映執法司法領域問題的快速響應和處置機制。組織19個鎮(街道)、27個執法單位開展涉企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今年以來,共排查突出問題41個,為群眾辦成實事22件,為3個市場經營主體挽回經濟損失11萬元,辦結經營主體反映執法司法問題工單2條,排查化解涉經營主體矛盾糾紛14件,為83家企業提供專業的“法治體檢”服務。通過組織開展11次行政執法“案件聯評”,評查32件涉企行政處罰案件,反饋并糾正問題2個,推動縣直25個行政執法主體建立和完善涉企行政執法信息公開及投訴舉報機制。
靈山縣通過“平安家訪”深入源頭、“綜治中心”集成服務、高壓嚴打違法犯罪、法治力量精準護航等一系列務實舉措,不僅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維護治安穩定,而且優化了營商環境,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條以人民為中心、法治為保障、平安為基石的社會治理現代化路徑正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