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合力救助遇險泳客。市公安局港區分局 供圖
近日,市公安局港區分局海防大隊民輔警們在金鼓江執行海域巡邏任務時,上演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成功將一名在游泳中突發意外、命懸一線的群眾從洶涌的江水中安全救起。
當天傍晚6時許,市公安局港區分局海防大隊負責人翁世民與同事駕駛巡邏艇結束例行巡查,正準備返航。突然,岸上一個身影闖入視線——一名群眾正朝著巡邏船方向拼命揮手、嘶聲呼喊。翁世民果斷指揮巡邏艇靠岸詢問。求助者告知,他的朋友陳先生稍早前下金鼓江游泳,欲橫渡約800米寬的金鼓江,不料入水后不久被湍急水流裹挾,正快速被沖向出海口方向,此刻已消失在金鼓江大橋附近,生死不明!
時間就是生命!
翁世民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指揮巡邏艇在江面急速調頭,載上求助者作為向導,開足馬力劈波斬浪,直撲金鼓江大橋橋底區域。江水在退潮力量的驅動下奔騰不息,浪濤猛烈拍打著橋墩。眾人目光如炬,在翻滾的浪花中緊張搜尋。距離岸邊約30米的第四個橋墩處,一個身影終于浮現——陳先生頭上戴著一頂泳帽,雙手死死攥住橋墩上一根纜繩,身體在海浪的沖擊下劇烈搖晃。他臉色慘白,嘴唇發紫,呼救的聲音細若游絲,體力顯然已瀕臨崩潰邊緣,隨時可能脫手被激流吞噬!
巡邏艇頂著風浪艱難靠近。翁世民看準時機,奮力將救生圈拋向陳先生。就在陳先生抓住救生圈的瞬間,翁世民拼盡全力將他拉向船舷。然而退潮的急流和翻涌的浪頭如同無形的巨手,猛地將陳先生推向巡邏艇底部!“抓住他!”翁世民一聲大吼,雙手如鐵鉗般死死扣住陳先生一只手臂,另一名同事閃電般撲上,牢牢抓住陳先生另一只手臂。兩人試圖合力將其拽上甲板,但身高約1米8、體重超過180斤的陳先生因體力耗盡和腿部嚴重抽筋,根本無法攀爬自救。湍急的潮水無情地撕扯著他懸垂的身體,隨時可能再次將其卷入深淵。
翁世民急呼開船師傅與陳先生的朋友一起救援,最終在眾人拼盡全力的拖拽下,陳先生被成功救上巡邏艇!上艇后,民警立即對驚魂未定的陳先生進行了安撫和初步檢查,確認其意識清醒,但體力嚴重透支并伴有輕微嗆水,幸無大礙。對于民輔警在千鈞一發的危急關頭及時相救,并以專業、無畏和高效的行動將自己從危險中救回,陳先生及其朋友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劫后余生的陳先生向記者回憶,當日晚飯后因天氣酷熱,他自恃常在室內泳池輕松游完千米,便計劃橫渡金鼓江游個來回。萬萬沒料到,看似平靜的江面下暗流洶涌,入水僅幾分鐘便被一股強大水流裹挾,瞬間偏離方向被沖向出海口。奮力掙扎中,腿部突發的劇烈抽筋更如雪上加霜,耗盡了他所有力氣。“眼看要被沖走,求生的本能讓我拼死游近橋墩抓住了那根救命的纜繩……要不是民警及時找到我,后果真的不堪設想。”他心有余悸地說。這位從外地來欽務工的游泳愛好者坦言,這次經歷讓他刻骨銘心地認識到公開水域與游泳池的天壤之別。
這場驚心動魄的救援,為所有公眾敲響了一記沉重的安全警鐘。市公安局港區分局海防大隊鄭重發出警示:公開水域(江、河、湖、海)環境極其復雜,潛藏著湍急水流、突變水溫、致命暗流、往來船只等不可預測的巨大風險,其危險性與受控的游泳池環境截然不同。群眾切勿盲目自信,尤其在不熟悉的水域,下水前務必充分評估自身能力和環境風險,做好防護。強烈建議佩戴醒目浮具(如“跟屁蟲”),并最好在同伴或救生員監護下活動。一旦遇險,務必保持冷靜,盡量利用漂浮物保存體力,并第一時間大聲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