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擴建的漁排上,看著網箱里成群結隊、鱗片閃著金光的金鯧魚歡快游弋,欽州市的金鯧魚養殖戶陳大哥(化名)臉上洋溢著前所未有的笑容和信心。“以前想擴大規模,常常是望洋興嘆,錢包跟不上想法。這回多虧了郵儲銀行欽州市分行的‘農牧貸’,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陳大哥感慨道,言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他的故事,正是郵儲銀行欽州市分行“解放思想、創新求變”,服務漁民“向海圖強、開放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陳大哥養殖金鯧魚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看到了市場的前景。他一直夢想著擴大養殖規模,引進更先進的抗風浪網箱,提升產量和品質,把自己養殖場的金鯧魚品牌打得更響。然而,和許多同行一樣,他遇到了融資的“老大難”:養殖投入大、周期長,手里值錢的固定資產不多,傳統貸款要求的抵押物讓他犯了難。“守著這片海,有技術有想法,就是缺資金。”陳大哥坦言,一度覺得夢想卡在了資金瓶頸上。
轉機出現在郵儲銀行欽州市分行客戶經理的一次主動上門走訪。讓陳大哥沒想到的是,銀行這次沒有拘泥于老辦法。“銀行的同志跟我說,要解放思想,專門為我們養殖戶介紹了農牧貸!”陳大哥回憶道,語氣里還帶著一絲驚喜。最讓他感到貼心的是,銀行沒有只看他有沒有房子車子抵押,而是創新性地評估了他漁排的價值、養殖經驗、市場銷路甚至未來的收成預期。“他們說,我這漁排、我這技術、我這片海里的魚,都是資產!這思路一變,路就通了!”郵儲銀行“農牧貸”不需要抵押,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年,還款方式非常靈活,這種基于實際經營狀況的靈活評估方式,讓他真切感受到了郵儲銀行欽州市分行金融服務的“溫度”和“求變”的決心。
拿到銀行發放的“農牧貸”資金,陳大哥的“向海圖強”計劃立刻從藍圖變成了施工圖。規模的擴大和品質的提升,也讓陳大哥對“開放發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期待。“以前主要供應本地和周邊市場,現在產量上來了,品質更好了,我就琢磨著怎么把咱欽州的金鯧魚賣得更遠,牌子打得更響。”陳大哥盤算著,這筆貸款帶來的不僅是眼前的產能擴張,更是長遠的發展機遇。
“說實話,以前覺得銀行貸款門檻高、手續多,跟我們這些‘靠海吃飯’的有點距離。這次郵儲銀行欽州市分行的‘農牧貸’,真讓我刮目相看!”陳大哥由衷地說,“他們是真的解放思想了,不守舊框框,為我們量身定制,是真的替我們漁民著想了。讓我的漁排、我的技術都變成了‘真金白銀’。這支持的不僅是我的養殖場,更是支持我們漁民‘向海圖強’的雄心,支持我們欽州海產品‘開放發展’走出去的路子!”
站在嶄新的漁排上,迎著略帶咸味的海風,陳大哥望著這片寄托著希望與夢想的“藍色田野”,眼神堅定。有了金融“活水”的精準灌溉,他的金鯧魚“大漁場”之夢,正乘風破浪,駛向深藍。而這,正是欽州向海經濟蓬勃發展的一個鮮活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