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欽北區供銷社大力推進綜合改革,立足“服務‘三農’ 助農增收”基本宗旨,各項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斐然。其中,平吉鎮新勝村供銷社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成了集商品購銷、科技服務、文體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站,成為區域內供銷社改革發展的亮眼名片。
破舊立新:改出鄉村供銷新格局
曾經,店里經營狀況不佳,陳舊的設施、有限的商品,讓村民購物極為不便。為改變這一狀況,在市、區、鎮三級供銷社的支持下,農民出身的欽北區平吉鎮供銷社監事廖成興積極投身改革。他投資2.8萬元,平吉鎮供銷社資助1.3萬元,對200平方米的舊店進行改造升級,將新勝分店裝修成新勝“農家店”,低矮瓦房變身“三白一亮”的村級超市,村民們從此有了自己的“家門口超市”。
運送化肥至農戶家中。
如今,升級后的新勝村供銷社,不僅是農資供應、日用品銷售的場所,還拓展為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三農”保險服務站、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配套建設便民市場、便民候車亭,流轉40多畝坡地進行示范種植,積極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服務站成為周邊群眾生活的核心場所,帶動周邊形成村級大市場。店主黃華告訴記者:“自從新勝村供銷社改造后,售賣物品集中,過來購買商品的顧客增多,生意也因此變得好了。我在這里開設了店鋪,售賣蔬菜、水果、海鮮等商品,生意非?;鸨??!?/p>
多元服務:打通惠農“最后一公里”
“群眾把土地承包給我們后,無需種植也可獲得租金收益,我們還會支付工錢來雇傭他們,銷售化肥方便他們使用。”廖成興介紹。
新勝村供銷社改造成集商品購銷、科技服務、文體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站。 均記者 黃顯棣 攝
新勝村供銷社在農業生產資料供應方面,充分考慮農時需求。春秋銷售旺季,早開門晚關門,增加營業時間,還配備車輛送肥到田頭。通過走訪甘蔗、速生桉種植大戶,簽訂供肥供藥合同,精準服務種植戶。同時,為指導農民科學用肥用藥,店內購置電腦,借助網絡學習農業技術,每晚都有許多村民前來學習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每年化肥、農藥銷售總額可達50萬元。
以點帶面:抓好綜合改革結碩果
新勝村供銷社的成功,是欽北區供銷社綜合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欽北區供銷社在黨建、紀律、重點工作等多方面協同發力。通過加強理論學習,整頓辦公環境,出臺系列管理制度,提升系統內部管理水平。在基層社改造方面,全面摸底盤活,涉及195宗資產,年租金超600萬元,成功解決多個危改項目等歷史遺留問題。同時,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推廣新勝村供銷社等先進經驗。
“2025年,欽北區供銷社認真抓好全年中心任務等各項工作,主動服務大局。我們將在服務城鄉群眾、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盤活社有資產、助推平陸運河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切實落實好‘想辦法、保生存、謀發展、創輝煌’十二字工作方針?!睔J北區供銷社主任張東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