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是一卷沉默的帛書
有人用重復的筆觸寫滿昨日
折痕里藏著未來的伏筆
△圖源視頻號@翔飛天下
當潮水漫過北部灣的堤岸
開拓者將分秒凝成墨
在浪濤中刻下嶄新的年輪
開啟新的篇章
六年間
廣西自貿試驗區
以120平方公里的土地為紙
以創新為筆
在八桂大地譜寫新的篇章!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
自2019年8月設立以來
廣西自貿試驗區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
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
積極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改革探索
取得積極成效
△圖源@全國兩會融媒體報道《向新而行“最”自貿》
截至目前
廣西自貿試驗區
共形成214項
自治區級制度創新成果
并復制推廣
其中
76項屬全國首創
2項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
9項獲海關總署備案
△圖源視頻號@防城港電視臺
曬曬“新成果”!
通過系統梳理改革實踐,組織開展第六批自治區級制度創新成果評選,成功提煉形成涵蓋營商環境優化、跨境貿易便利化、產業鏈協同等領域的45項創新成果。
其中,改革試點經驗20項、最佳實踐案例25項,涉及投資領域改革、貿易轉型升級、金融開放創新、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通關改革創新、通道門戶開放創新、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
講講“不一樣”!
第六批制度創新成果評選以“注重制度上的創新和突破、注重改革創新的方向性、注重推廣產業發展新模式、注重鼓勵協同創新”為評選導向,主要成效體現為“四個聚焦”:
聚焦打造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核心區
如開展“綠色金融+數字人民幣”場景融合創新,在全國率先實施首筆結合“碳減排支持工具+可持續發展掛鉤+數字人民幣貸款”的業務,助力企業實現綠色轉型發展。
聚焦服務沿邊臨港特色產業發展
如開展進口新能源材料特色供應鏈金融改革,有效提升區域錳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位于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的廣西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聚焦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如在全國首創國際航行船舶“常貨輪”管理機制,大大提升欽州港國際物流運轉效率。
△龍啟柏 攝。
聚焦推進制度型開放
如創新中越跨境快遞物流服務業標準輸出,中越物流企業共同制定跨境包裹入倉等3個團體標準,是面向東盟標準化合作在企業層面的生動實踐。
△圖源公眾號@中越PLUS
秀秀“真效益”
從“減單證”到“優流程”,制度創新的終極目標是讓企業“輕裝上陣”,把每一份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發展效益。例如:
服務主導產業發展
如首創陸路邊境口岸“保稅物流+鋰電池”監管體系,推動鋰電池等“新三樣”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
促進企業“降本增效”
如在全國率先實施進口非疫區水洗羽毛羽絨分段監管快速通關新模式,可直接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約1000萬元/年。
△圖源@港南融媒體中心
優化新業態管理模式
如創新開展大豆離岸現貨交易業務,欽州港片區成功落地全國首批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大豆離岸現貨交易業務。
如創新實施“保稅物流+供船維修”監管新模式試點,破解船舶維修企業在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無法辦理保稅狀態下船舶維修所需零配件進出口手續的問題。
如搭建中華文化AIGC文創平臺,探索數字版權鏈路確權新機制,助推南寧片區數字文化文創產業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深化區域開放合作
打造跨區域船舶交通組織標準化監管服務新模式,整合欽州、北海、防城港相關海事資源,組建運行廣西北部灣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實現北部灣港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一體化管理。
△夜幕下的欽州港碼頭。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攝
惟創新者進
惟創新者強
惟創新者勝
廣西自貿試驗區將
持續初心不變
篤行不息,矢志不移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全力做好第六批成果在全區的復制推廣工作,讓自貿試驗區更好發揮示范作用,為全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自貿”經驗和樣板。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創新未有終章,開放持續進行
廣西自貿試驗區
將堅持制度創新
讓更完備、更高效的制度
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