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在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南寧綜合試驗站團隊、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博士李麗淑、樊吳靜、楊鑫一行的見證下,位于浦北縣江城街道六橋村的浦北縣順豐農作物專業合作社的“中薯566”“沃土5號”等高產示范馬鈴薯新品種迎來了測產的豐收時刻。
各級專家見證示范片馬鈴薯新品種長勢。
“經稱重、測算,中早熟馬鈴薯品種‘中薯566’畝產達到3025公斤,較示范區荷蘭15號增產272公斤!”
“中熟馬鈴薯品種‘沃土5號’畝產達到3117.5公斤,較示范區荷蘭15號增產364.5公斤!”
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施春婷表示,在2015年馬鈴薯成為國家確定的第四種糧食作物后,如何使馬鈴薯穩產豐產,市、縣、鎮三級農技部門在上級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團隊的指導下,畝產不斷被刷新。
科技加持 多方示范
去年全市共統籌糧食激勵資金、糧油規模主體單產提升行動資金共計433萬元,補助馬鈴薯、甘薯等糧食生產。其中,全市共扶持35個規模主體種植馬鈴薯8104.6畝。
經過廣西農科院專家團隊的大力指導,我市充分發動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創建冬種馬鈴薯示范基地和示范點,帶動面上應用脫毒良種,配套催芽消毒、黑膜高壟、全程機械化和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技術,有效提高馬鈴薯產量和質量。
去年冬季,全市成功創建連片百畝以上的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達28個,面積達6350畝,并成功帶動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3.79萬畝。
浦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劍說,該縣經過動員各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積極發展冬種馬鈴薯,使全縣的種植品種由單一的本地品種向荷蘭15號、希森6號、沃土5號、中薯566、珍妮、實驗一號等品牌邁進。
參與示范指導的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喜迎成果。均 周順彬 攝
2024年,浦北縣農業農村局統籌糧食生產激勵資金利用冬閑田組織江城街道、小江街道、石埇鎮、福旺鎮、大成鎮、樂民鎮、平睦鎮建立了8幅100畝以上馬鈴薯高產示范片,面積達1585畝,品種以“實驗一號”“沃土5號”為主,平均畝產達2000公斤,高產示范片輻射帶動全縣4.12萬畝馬鈴薯均衡生產。目前,種植區域已從2月份開始采收,預計延續至3月底將全部收獲完畢。
培育人才 收益明顯
為了使“稻+稻+馬鈴薯”種植模式取得實實在在的收益,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各方,引導多批“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等多層次技術人員深入基層,并特派黃有勝、鐘秋艷兩名鄉村科技特派員一對一服務基地開展新品種引進和高產創建工作,確保示范點帶動和輻射效應。
同時,組織冬種馬鈴薯技術培訓,召集縣區和鎮農技干部,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人員,進行室內技術講座和現場交流觀摩,加強冬種馬鈴薯防凍防寒、高產栽培集成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技能培訓,確保冬種馬鈴薯豐產豐收。
“合作社在2023年時,創建了200畝高產攻關縣級糧食生產示范片,早、晚稻測產后,最低畝產450公斤,最高畝產達525公斤,高產攻關單產提升效果非常明顯,相信今年全部收獲后會有更好的收益?!逼直笨h順豐農作物專業合作社業務負責人高訓程說。